国家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,运营商发展或迎转机
作者:人资部 来源:未知 浏览次数: 日期:2025-07-31 14:09

今天,国家召开重要会议,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,强调“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、适时加力”,重点聚焦释放内需潜力、深化改革开放、防范化解风险等方向。

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提供者,三大运营商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。

- 01 -

宏观政策加力,为运营商投资注入新动能

会议明确要求“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,并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,提高资金效率。这一政策导向直接利好运营商行业,因为电信基础设施是“新基建”的核心组成部分,也是国家“两重”建设(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)的重点支持对象。

例如,会议提到“高质量推动‘两重’建设,激发民间投资活力”,这暗示下半年政府可能进一步扩大对新基建的投资规模。运营商作为5G、数据中心和算力网络的主力军,将受益于财政资金的倾斜,推动资本支出(CAPEX)提速。

根据会议内容,上半年已安排8000亿元“两重”建设项目资金,其中超3000亿元用于第三批项目,覆盖5G基站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。运营商可借此契机加速网络升级,包括5G-A网络部署、卫星互联网和6G网络试点。同时,货币政策“保持流动性充裕”和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”,将降低运营商的融资成本。在政策“精准施策”下,运营商可通过绿色债券或专项债优化融资结构,支持科技创新项目,如6G预研和边缘计算。

更重要的是,政策强调“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加力支持科技创新”。运营商作为技术落地的关键载体,或可申请低息贷款或补贴,用于研发投入,这对于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吸引力很大。上半年数据显示,三大运营商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5%,下半年在政策催化下,这一增速或提升至20%以上,推动国产化芯片和云网融合技术突破。这不仅是基建投资机遇,更是运营商转型为“科技服务商”的拐点。

- 02 -

内需潜力释放,服务消费成运营商增长引擎

会议将“有效释放内需潜力”列为下半年重点,要求“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”,尤其强调“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”和“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”。对运营商而言,这直接转化为服务消费升级的机遇。通信服务作为基础民生需求,正从传统语音流量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服务扩展,契合政策提出的“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”和“增加多元化供给”。

上半年,服务消费零售额同比增长5.3%,其中通信服务贡献显著:5G用户渗透率突破60%,云服务、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收入增长超25%。下半年,更多增量政策有望落地,例如财政部正加快出台“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”,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。运营商可借势深化B2C和B2B服务:在个人市场,结合“育儿补贴”等民生政策(如年3600元补贴),推出家庭智能套餐,提升ARPU值(每用户平均收入);在企业市场,与地方政府合作智慧城市项目,拉动工业互联网需求。

还有很关键的,当前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消费“新三样”,比如中国电信刚刚发布了AI眼镜,中国移动新三样产品层出不穷,中国联通也联合产业生态推出多款产品,这与政府相关鼓励政策是同向而行的,预计下半年服务消费对运营商收入的贡献率将大幅提升。

同时,会议提到“扩大有效投资”,与内需形成协同。运营商可以考虑推进“消费品以旧换新”资金支持项目,通过补贴用户升级5G终端、AI终端,带动智能终端销量增长。我认为,政策催化下,下半年运营商智能设备销量也将出现一定增幅,成为新的利润点。

- 03 -

深化改革与风险防范,运营商需平衡机遇与挑战

会议强调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”和“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”,这对运营商提出更高要求。一方面,改革机遇体现在市场开放和制度优化上。会议提出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”,结合中美经贸摩擦的缓和,运营商可加速“走出去”战略。例如,三大运营商可以考虑布局海外数据中心,利用外贸政策支持,抢占国际市场份额。上半年出口亮眼但存在“抢出口”透支问题,下半年运营商需借政策东风,提升海外业务韧性,预计运营商国际业务营收增速将进一步走高。

另一方面,风险防范不可忽视。会议指出“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”,包括房地产低迷、物价低位等宏观风险。对运营商而言,这涉及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:GDP平减指数连续下跌,反映需求疲软,可能加剧行业价格战;同时,政策要求“兜牢基层‘三保’底线”,运营商需强化用户隐私保护,避免监管处罚。此外,运营商应加大AI风控投入,防范供应链中断(如芯片短缺)。此外,民生保障政策如“社保医保优化”,要求运营商降低服务门槛,确保普惠性——这既是责任,也是用户黏性增强的机会。

 

国家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定调,运营商行业迎来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的机遇期。在政策“适时加力”的背景下,运营商应发挥基础设施优势,成为稳经济、促创新的中坚力量,助力中国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。


(转载自“白犀牛通信”,文章内容纯属个人理解,如有偏颇,敬请指正)

热点资讯